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检察新闻 > 正文
检察新闻

【以案释法】租售银行卡“躺赚” 当心触犯“帮信罪”——2023年安定区检察院对32起帮信罪提起公诉

时间:2024-01-18 来源:安定区检察院  作者: 点击数:

“租售银行卡,轻松‘躺赚’!”,“黑户、花户、逾期都可办贷款!”你是否在街头巷尾电线杆、“快手”“抖音”小视频、手机弹幕广告中看到过这样的诱人广告?看似能够轻松赚钱,实际在寻找电信诈骗犯罪工具!

近年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数量激增,已成为刑事犯罪中起诉人数排名第三多的罪名,通过分析今年安定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32起帮信罪案件,其中“假借帮助贷款实则实施诈骗刷单”和“租售银行卡便可轻松获利”是司法实践中触犯帮信罪的主要类型,也是电信诈骗犯罪分子寻找下游“卡农”,引诱老百姓实施犯罪的主要方式。为进一步揭示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检察官向大家讲解一起以“轻松获利引诱出租银行卡”触犯帮信罪的真实案例。

案情回顾

25岁的刘某在某商场卫生间看见一则“出租银行赚取高额利润”的小广告后,轻信了诈骗分子的引诱噱头,按照提示添加了对方微信,刘某被问及银行卡种类、日转账额度等信息时,也曾怀疑过对方可能在实施犯罪活动,但为了能够轻松获利仍按照诈骗分子要求,将绑定银行卡的手机和银行卡邮寄给对方。刘某的银行卡仅被诈骗分子使用一天便案发,经检察机关审查,刘某出借的银行卡被用于实施电信诈骗,帮助上游电信诈骗分子转移支付280万元,涉及全国电信网络诈骗27起,被骗资金达67万余元,整个过程刘某获利3000元。安定区检察院审查后认为,刘某为非法获利,出借银行卡为电信诈骗犯罪分子提供支付结算帮助,情节严重,其行为已触犯帮信罪,依法向安定区法院提起了公诉。

检察官说法

帮信罪全称“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基于电信网络犯罪多发高发,需全链条、多层次、全方位精准打击的必要,在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中新设的罪名,主要指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信运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犯罪行为。帮信罪是帮助行为正犯化的一种体现,目的在于从下游斩断电信网络犯罪链条。在日常生活中触犯帮信罪的常见行为是租售手机卡、银行卡,帮助犯罪分子提供转账、提取现金等。随着国家打击力度的增大,犯罪分子将目光投向了农村青年、在校大学生等涉世不深的群体,此类人群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或者社会阅历较浅,极易被犯罪分子利用,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检察官提醒

目前,网络贷款也是触犯帮信罪的一种主要行为。检察官提醒网络贷款鱼目混珠,犯罪分子往往利用贷款需求人群的迫切心理,以办理贷款需要刷流水为由,利用银行卡、手机卡趁机实施电信网络犯罪活动。切记,如果有人称可以帮助办理高额贷款或者高价购买、借用您的电话卡、银行卡,很大可能是用于实施违法犯罪!

法条链接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款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信运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法发〔2021〕22号),第七条规定:“为他人为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而实施下列行为,可以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的“帮助”行为:(一)收购、出售、出租信用卡、银行账户、非银行支付账户、具有支付结算功能的互联网账号密码、网络支付接口、网上银行数字证书的;(二)收购、出售、出租他人手机卡、流量卡、物联网卡的。


关闭

智能悬浮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