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甘肃省检察机关数字化建设部署要求,推动智慧检务深度融合实战应用,按照省市检察院的安排部署,9月2日下午,安定区检察院召开“陇检智星”检察大模型试点动员部署会。会议由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牛海科主持,党组成员、检委会专职委员、全体员额检察官及检察官助理参加。

会议指出,“陇检智星”是全省检察机关自主研发的一款集四大检察智能体于一体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具备案情证据智能分析、审查报告自动生成、量刑建议辅助研判等功能,同时支持公文写作、政策解读与检察宣传材料生成,是提升检察工作质效、推动法律监督现代化的关键工具。作为全省先行试点单位,安定区检察院承担着为全省全面推广应用积累经验、探索路径的重要使命。
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试点工作,会议提出以下五点要求:一、提高政治站位,凝聚思想共识。深刻认识“陇检智星”建设是检察工作适应时代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院、市院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实际行动支持大模型训练优化和深度应用。二、强化全员参与,压实主体责任。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成立由检察长牵头的工作专班,明确各业务部门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确保员额检察官、检察官助理全员参与、全程介入。建立“日常录入+定期报送”机制,将案件数据导入、系统反馈、优化建议等任务分解到人、落实到岗。三、坚持实战导向,推动深度应用。将“陇检智星”应用嵌入日常办案全流程,要求所有员额检察官在办理审查逮捕、起诉、监督等案件时主动使用系统进行证据分析、文书生成和量刑参考,并通过实战检验系统效能。定期组织典型案例复盘和系统优化研讨会,形成“应用—反馈—优化”闭环。四、加强组织培训,提升应用能力。制定系统操作培训计划,邀请省院技术团队开展专题辅导和实操演练,确保每一位办案人员熟练使用系统各项功能。建立院内技术骨干小组,负责日常答疑和问题收集,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应用氛围。五、健全保障机制,强调数据安全与合规使用。
严格遵循保密规定和信息安全规范,建立数据录入审核机制,确保案件信息依法、安全、规范用于模型训练。完善激励措施,将系统使用成效纳入个人综合考评,对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推动试点工作高效开展。
牛海科强调,全院要以此次试点为契机,主动拥抱科技、积极融入变革,不断提升办案智能化水平和法律监督能力,为“陇检智星”在全省检察机关的推广应用贡献“安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