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检察护企 > 正文
检察护企

“检察蓝”助解“企业难”

时间:2024-07-30 来源:  作者:张文华 点击数: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为进一步发挥“检察护企”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积极作用,今年以来,安定区检察院部署了《“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从22项具体工作着手推进企业权益保护和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问需求 答疑惑

立足“检察官进企业”“送法进企业”以及“千人进万企”大调研大走访大排查活动,安定区检察院在服务经济发展中不断延伸检察职能,为企业提供精准化法治服务。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检察干警主动联系走访企业300余家5家存在涉税风险和7家存在商标权保护不善企业进行风险提醒;完成调查问卷150份,收集企业法律诉求11个、意见建议13条,解答法律咨询56人次,开展普法宣讲30场次,发放宣传册500余份。

解难题 助发展

开通绿色通道,缩短办案时间,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创造有利条件,这是安定区检察院服务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务实举措之一。4月中旬,安定一民营企业发现某公司在民事债权诉讼中存在伪造其公司印章的犯罪事实后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审查后不予立案。后该民营企业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公安机关不立案问题。为全力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安定区检察院快速启动“涉企绿色通道”,优先分配办理,一周内查实了某公司确实存在私刻民营企业印章犯罪行为,综合研判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后,立即通知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卸包袱 走出去

涉企矫正对象经营性外出请销假审批程序复杂、耗时长一直是影响涉企人员外出洽谈束缚问题。为进一步规范涉企矫正对象经营性外出请销假审批手续,既能保障经常性商务活动顺利开展,又能推动涉企矫正对象外出监管不疏漏,实现社区矫正和经营性生产两不误。安定区检察院多次与区司法局商议,建议监管部门对社会危险性小,具有相对固定出行时间、路线,且请假频次规律不异常的特定涉企社区矫正对象,简化请销假批准程序和方式,并通过外出期间实行信息核查、定位共享、实时视频、随时报告等人性化监管方式落实监管措施。目前,区司法局已对2个涉企矫正对象外出生产经营请销假审批监管提供了便利。

下一步,安定区检察院将继续认真履行各项检察职能,严厉打击侵害和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刑事犯罪,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畅通民营企业诉求表达渠道,及时、优先办理涉民营企业的控告、申诉和举报;慎重、妥善处理民营企业涉嫌犯罪问题,降低案件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努力营造企业健康成长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为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检察产品和司法保护。

关闭

智能悬浮区